02162162669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60周年纪念座谈会隆重举行

12月27日下午,户外寒风凛冽,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逸夫楼三楼报告厅内却春意融融,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上级领导、兄弟院校继续教育负责人、校内部分院系的负责人、教师代表、开放教育学院全体班子及中层干部、部分退休老同志等欢聚一堂,在此举行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60周年纪念座谈会,回顾我校继续教育60周年灿烂辉煌,展望美好蓬勃的明天。

 

座谈会现场

应邀出席的嘉宾有副校长戴立益,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副处长赵坚,上海市考试院自考办主任汪成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方晶刚教授,校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处处长赵健,副处长刘萍,开放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万明霞、学院常务副院长闫寒冰教授,开放教育学院老教授协会会长徐伯兴,原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孙建明等。座谈会由闫寒冰主持。

 

开放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闫寒冰主持

座谈会伊始,伴随着《回望 · 追梦——华东师大继续教育六十年回顾》ppt的展示,赵健将华东师大继续教育60周年走过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娓娓道来,感动在回忆的时间走廊里不断漫延。

孙建明在代表老领导发言时将过去的60年总结为 “一个甲子、两个阶段、三项事业、四种贡献、五种收获”,即一个甲子60年华东师大的继续教育工作经历了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两个阶段,以函授、夜大学、自学考试三种形式培养了大量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从人才培养、提高文化素质、提升高等教育的效率和提供社会教育公平机制四方面做出了微薄贡献,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很多,从社会肯定到庞大的校友群体,到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等,都有我们继教人的身影。

随后三位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院系老师代表逐一发言。艺术系副系主任王远指出,社会对美术的需求是很大的,开展美术类继续教育可以帮助整个社会的人们提升审美素养,无论什么年龄层次的人,都有追求美的内在需求,美术系经过内涵的建设,教育的规范化,包括不断的引进优秀的师资,为继续教育服务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曹景文教授作为授课教师代表分享了给夜大学生上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经验,他指出给成人学生授课要更加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注重教学的针对性,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来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和有效性。公共管理学院的高恩新副教授指出,对于成人高教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获得感,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自学考试中文专业校友许家树先生、夜大88级经济管理专业校友俞兆男先生和夜大2007级对外汉语专业、网络教育2010春心理学专业校友刘春生先生均发表了自己对母校的感恩之情。俞兆男先生还特别赋词一首,庆贺母校继续教育60华诞,许家树先生则带来了自己珍藏的校友名录和亲笔书写草书小册《随园诗话》与大家分享。

 

校友作品以及纪念册

随后徐伯兴教授作为老教授协会代表进行了发言,他从个人多年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体会出发,对学校未来如何发展继续教育提出了独到的看法。

 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副处长赵坚在谈话时指出,华东师大作为上海最早举办继续教育的高校之一,所走过的60周年是上海整个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继续教育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变革,面临着由学历补偿向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转变,我们一方面要打造高校继续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资源配给的政策,加强统筹,朝着精品教育的方向迈进。上海市考试院自考办主任汪成辉提出,继续教育需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明确定位,确定目标扎实推进。华东师大继续教育工作应该要发挥优势,取己所长,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从师范领域出发向其他领域拓展延伸。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方晶刚教授指出,继续教育处于一个很好的时期,要将继续教育的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具体化,根据社会的需求发挥学校所长,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传媒,实现继续教育的转型。

戴立益代表学校对继续教育6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对到会的嘉宾和老师们表示感谢。他回顾了自己与从事继续教育各位前辈和同事们的亲切感情,肯定了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对学校、对社会的历史贡献,同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学校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背景下,继续教育一要理性选择,精准定位;二要优质发展,科研引领;三要敢为人先,追求一流。愿继续教育岗位上志同道合的追梦人、筑梦人、圆梦人一起开拓,化茧成蝶,迎接更加美丽灿烂的明天!

会上还对荣获2016年度上海市成人教育优秀教师、优秀管理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以及先进科研工作者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表彰。

 

获奖人员进行表彰